天博顶级IP主题乐园!上虞旅游将有十个大手笔

2023-12-27 21:22

  天博以曹娥江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群为核心,建设曹娥江—运河文化公园,通过演出、展览等功能实现引流,打造上虞文化地标。

  依托e游小镇数字产业优势,以e游park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推进影视数字化制作基地、软件交付基地、数字资产制作基地等建设,打造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创新产业生态圈。

  打造城市活力集聚地,加快一江两岸夜间经济培育,推进一江两岸夜景观提升、曹娥江城市人行桥建设。

  打造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改造百官站和文化广场,打造上虞城市记忆的青春原点。

  突出“慢活休闲”导向,按照“休闲之湖、科创之湖”的发展定位,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成皂李湖核心区块一期建设,推进顶级IP主题乐园、高端顶奢酒店群、国际交流中心、数创文创科创集聚区落地,加强会议、展览与文旅产业联动发展,打造成为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创新人才向往地。

  推进孝德文化小镇建设,完成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工程,建成文化体验型滨水旅游休闲街区,创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丰富文化旅游风情街夜市业态,引进极限飞球·飞越上虞、“上虞吉象”球幕影院,打造“巧巧都要来”夜市品牌。

  解码孝德文化基因,借助学术专项、越剧、畅销书、影视剧等作品传播上虞孝德文化,力争入选浙江文化基因转化活化示范项目。

  围绕曹娥江诗路文化带建设,做美太康湖景观,修复大东山古道,改造谢安墓神道,提升景区核心吸引力,全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名山圣地。推进东山文旅综合体项目,加快“酒店+”项目招引落地,打造长三角山居度假新地标。

  推进瓷源文化小镇开园运营,加快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工作;完成艺术引领区美术馆装修布展工程、景德镇陶瓷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项目和青瓷文化研学营地建设,推动青瓷产教研融合。

  坚持国际化、艺术化、景区化方向,推动青瓷文化物化、活化、转化。加大越窑保护与复兴的力度,引进培育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举办高峰论坛、各类活动,进一步扩大上虞“瓷之源”的影响力。

  稳步推进春晖文化核心区建设,加快长松山房、双清楼和稻桶屋等古建筑修复,围绕打造“白马春晖”主题IP,重点打造白马春晖研学营地、民国商业街等项目,让白马春晖成为一个的独特文化标志。

  创新文化全产业链,加快春晖文化与网络文学深度融合,打造中国青年原创文学基地,重现昔日“文人雅聚、名人荟萃”的盛象。

  推进上虞博物馆景区化提升,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动公共文化场所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在文化馆、非遗馆、图书馆等设立旅游服务专区。高质量推进旅游驿站、文化驿站、城市书房、乡镇综合文化站融合发展,打造主客共享的公共文旅一体化空间。

  深挖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及非遗技艺,培育建设20个乡村精品博物馆,鼓励文创运营团队入驻。大力推进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提升展陈手段,塑造青春时尚的文旅场景。

  大力提升虞南精品民宿群,推动省级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建设。积极推进皂李湖度假酒店集聚区、桃花源度假酒店集聚区、一江两岸国际品牌酒店集聚区建设。到2027 年,力争开业1家国际品牌酒店,5家高端度假酒店,培育2家特色文化主题饭店,15家乡村风情等级民宿。

  提升文化旅游风情街夜市、丰惠老街市集、下管山货集市等文旅市集品牌,深挖“舜会百官”“东山雅聚”“白马春晖”等三次名人大聚会文化内涵,策划组织“今在上虞”系列青春文人雅集,到2027 年,累计组织主题性文化雅集活动50场,争取培育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开展“今在上虞”“上虞吉象”“虞小娥”等城市IP系列产品开发,开设上虞IP旅游商品展销实体店。挖掘越窑青瓷、越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伞艺技艺,开发上虞特色伴手礼。积极引导农小二团队、虞籍大学生、技艺工匠、非遗传承人、设计工坊等投身旅游商品设计领域。

  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贯彻“青春之城”建设主战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上虞高质量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绍兴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精神,结合上虞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对标“两个先行”、奋进“五个率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文化和旅游成为塑造青春城市精神气质、推进青春产业精彩蝶变的重要载体,实现更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全面建设朝气蓬勃、近悦远来的“青春之城”,争创全省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

  全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平台更加壮大,融合品牌更加鲜明,融合业态更加多元,融合基础更加扎实,打造成为长三角独具文化辨识度的旅居目的地。到2027年,全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3%;新建续建文旅项目18个,招引谋划文旅项目12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超120亿元。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4家。新增国家级研学基(营)地1家、省级研学基(营)地1家、省级文化和旅游IP1个,培育省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军企业2家,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达100家。

  深入实施“文旅+城市”战略,提升城市气质、创新城市活力、彰显城市温度,不断增强上虞文旅融合发展的承载力。

  1.文旅兴城,做靓青春未来城。将文旅元素充分融入未来城规划,针对“年轻力”提升滨江岸线人文活力,打造青春功能的未来人文场景。以曹娥江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群为核心,建设曹娥江—运河文化公园,通过演出、展览等功能实现引流,打造上虞文化地标。按照“一湾、一园、两谷、两区”一体的整体格局,推动“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打造全省领先、全国前列的“数字经济文创谷”。依托e游小镇数字产业优势,以e游park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推进影视数字化制作基地、软件交付基地、数字资产制作基地等建设,形成文化时尚、影视自媒、动漫制作等产业集群的“泛娱乐”办公集群,配套数字文创街区和青春公寓,打造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创新产业生态圈。(责任单位:未来城开发办、区建设局、区文广旅游局)

  2.文旅润城,做精青春活力城。打造城市活力集聚地,加快一江两岸夜间经济培育,推进一江两岸夜景观提升、曹娥江城市人行桥建设。激活曹娥江文化客厅,融入青春时尚业态,打造一批最美公共空间和现象级国家阅读空间,探索以政府公益活动撬动商业文化运营新模式。推进非遗和文艺进商圈活动,创新零售体验和沉浸艺术融合,支持和发展街头文化。重构E享城、万悦城、鸿雁社区TOD商圈新格局,传递多元文化和年轻生活方式,形成潮流文化集聚地。打造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改造百官站和文化广场,打造上虞城市记忆的青春原点。(责任单位:区建设局、区水利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旅游局)

  3.文旅活城,做热青春文旅城。以一江一湖为引领,高起点一体化谋划文旅城发展方向,推进曹娥江“黄金一号水道”旅游综合体项目,打造上虞文旅全景展示窗口。突出“慢活休闲”导向,按照“休闲之湖、科创之湖”的发展定位,完成皂李湖核心区块一期建设,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顶级IP主题乐园、高端顶奢酒店群、国际商业中心、数创文创科创集聚区落地,加强会议、展览与文旅产业联动发展,打造成为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创新人才向往地。充分利用唯一具有世界广泛影响的梁祝传说,探索艺术乡建品牌,加快梁祝文化园、英台·高端古建筑度假酒店、“英台故里·春风蝶语”乡村版度假型未来社区等载体建设,打响英台故里品牌。(责任单位: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区文广旅游局、区文旅集团)

  践行“明德尚贤、创变笃行”新时代上虞精神,深化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天博,以人文资源赋能旅游发展,以产业化、时尚化、景区化思维迸发上虞文旅融合新火花。

  1.孝德文化传承地。推进孝德文化小镇建设,以文旅融合示范区、夜间经济集聚区的目标,按照“策划、招商、运营”一体推进思路,完成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改造建设工程,建成文化体验型滨水旅游休闲街区,创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丰富文化旅游风情街夜市业态,引进极限飞球·飞越上虞、“上虞吉象”球幕影院,打造“巧巧都要来”夜市品牌。实施中华孝德园数字化改造提升和里直街招商运营、民间博物馆招引落地。解码孝德文化基因,借助学术专项、越剧、畅销书、影视剧等作品传播上虞孝德文化,力争入选浙江文化基因转化活化示范项目。高水平打造孝文化节,推进孝德文化资源转化利用、通过“孝文化+多产业”嫁接,全力打响新时代孝德文化传承地品牌。(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区文广旅游局、区文旅集团)

  2.诗路文化朝圣地。一体化推进瓷源文化小镇和大东山景区建设,打造诗路文化枢纽地。围绕曹娥江诗路文化带建设,做美太康湖景观,修复大东山古道,改造谢安墓神道,提升景区核心吸引力,全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名山圣地。推进东山文旅综合体项目,加快“酒店+”项目招引落地,打造长三角山居度假新地标。推进瓷源文化小镇开园运营,加快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工作;完成艺术引领区美术馆装修布展工程、景德镇陶瓷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项目和青瓷文化研学营地建设,推动青瓷产教研融合。坚持国际化、艺术化、景区化方向,推动青瓷文化物化、活化、转化。加大越窑保护与复兴的力度,引进培育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举办高峰论坛、各类活动,进一步扩大上虞“瓷之源”的影响力。(责任单位: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区文广旅游局、区文旅集团)

  3.春晖文化制高地。稳步推进春晖文化核心区建设,加快长松山房、双清楼和稻桶屋等古建筑修复,围绕打造“白马春晖”主题IP,重点打造白马春晖研学营地、民国商业街等项目,让白马春晖成为一个独特文化标志。创新文化产业链,加快春晖文化与网络文学深度融合,打造中国青年原创文学基地,重现昔日“文人雅聚、名人荟萃”的盛象。(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区文广旅游局、区文旅集团)

  加快将文化的基因注入到旅游的载体,以文化变现驱动旅游升值,以理念的重塑引领格局的重构,推动文旅供应链体系提能升级。

  1.把旅游要素植入文化领域。推进上虞博物馆景区化提升,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动公共文化场所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在文化馆、非遗馆、图书馆等设立旅游服务专区。高质量推进旅游驿站、文化驿站、城市书房、乡镇综合文化站融合发展,打造主客共享的公共文旅一体化空间。深挖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及非遗技艺,创新转化利用方式,培育建设20个乡村精品博物馆,鼓励文创运营团队入驻,全面助力绍兴“博物馆之城”建设。大力推进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提升展陈手段,充分利用VR、AR等数字文旅技术,塑造青春时尚的文旅场景。推动“文漫影游”联动发展,用好“谢晋IP”建设影视产业基地项目,打造全链式新兴影视产业基地。以“研学基营地”+“系列合作资源”+“产业链孵化”,构建1+7+2研学全产业链条,推出不虚瓷行、孝德传承、红色教育、春晖名人、四季仙果、阳明游学等主题精品线路,打造华东全民研学旅行目的地,到2027年,新增国家级研学基(营)地1家、省级研学基(营)地1家,实现研学年接待量30万人次。(责任单位:区文广旅游局、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集团)

  2.把文化元素嵌入旅游空间。丰富主客共享的“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挖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助力景区提质升级,到2027年,新增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4家。推动孝德文化小镇、瓷源文化小镇、曹娥江度假区等发展实景演出、沉浸式戏剧等文旅演艺项目。到2027年,力争培育1个优秀旅游演艺项目。加大旅游集散中心、高等级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融入文化元素和文化业态,构建多元融合的公共空间。盘活全区非遗资源,融入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点、研学旅游基地,为非遗提供更多实践和应用场景,同步赋能景区创新发展。同时为传承人在旅游空间开展传承实践和旅游服务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传承人参与旅游管理。到2027年,力争培育5个非遗展演项目、5个非遗体验点、10个传统工艺工作站、3个非遗主题小镇、2条非遗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区文广旅游局、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区文旅集团)

  3.把“文旅+”融入新型业态。积极运用“文旅+”模式,在更高水平上推动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文旅+农业”,推进高星级采摘基地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将采摘游向赏花经济延伸,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打造上虞“四季仙果之旅”升级版,助力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高水平深化“万村景区化”2.0,到2027年,打造3个金3A景区村,培育一批示范景区镇。创新“文旅+节赛”,以节造势、以赛引流,打响上虞“赛事之城”品牌,全面融入杭绍甬体育文化旅游带。统筹组织开展长三角(上虞)户外休闲旅游节和“诗画曹娥江”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持续做强曹娥江马拉松、二都杨梅节、野藤葡萄节、张村樱花节、覆卮山油菜花节、攀浪节等特色节会品牌。创新“文旅+工业”,传承工业文化,弘扬工业精神,丰富旅游产品,建成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家。创新“文旅+时尚”,推动伞艺小镇转型升级,助推时尚产业发展。创新“文旅+数字化”,迭代升级文旅智慧大脑,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推广智慧旅游便民服务场景,提升“非遗有戏”、“城建+文物”一件事应用试点,打造全省文旅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责任单位:区文广旅游局、区教体局、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区农业农村局、区经信局、区文旅集团)

  紧抓绍兴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与全省“文旅消费品牌创建行动”契机,紧紧围绕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探索依靠创意驱动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1.持续提升“虞舜十碗”特色美食品牌。深入挖掘和弘扬上虞传统餐饮文化,做好“虞舜十碗”品牌内涵延伸、菜品优化、标准规范、宣传推广等工作。指导做好“虞舜十碗”属地乡镇品牌延伸,推出岭南“谢公宴”、丁宅“桃花宴”、上浦“谢公家宴”、汤浦“十碗头”、陈溪“阳明·宗亲宴”等“一镇一菜”特色美食。到2027年,培育特色美食集聚区(街区)1个,创建省、市级“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美食体验店(示范点、旗舰店)20家。(责任单位:区文广旅游局、区商务局)

  2.着力打造“山居岭南”精品住宿品牌。充分发挥虞南民宿集聚区的引领优势,大力提升虞南精品民宿群,推动省级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建设。积极推进皂李湖度假酒店集聚区、桃花源度假酒店集聚区、一江两岸国际品牌酒店集聚区建设。积极探索“酒店+博物馆”“酒店+图书馆”“酒店+非遗馆”“酒店+书店”等住宿新场景。到2027 年,力争开业1家国际品牌酒店,5家高端度假酒店,培育2家特色文化主题饭店,15家乡村风情等级民宿。(责任单位:区文广旅游局、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区商务局)

  3.积极构建“上虞尚品”特色文创品牌。开展“今在上虞”“上虞吉象”“虞小娥”等城市IP系列产品开发,开设上虞IP旅游商品展销实体店。挖掘越窑青瓷、越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伞艺技艺,开发上虞特色伴手礼。围绕“农创+文创”“艺术+文创”,积极引导农小二团队、虞籍大学生、技艺工匠、非遗传承人、设计工坊等投身旅游商品设计领域。(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集团)

  4.深入拓展“上虞有戏”文化演艺品牌。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优工程,全力打响《祝家庄里的年轻人》戏剧品牌。2027 年,打造2个经典复排剧目,推出2个新创剧目。实施“文艺星火赋美”工程,推动文艺演出、艺术展演常态化进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星级酒店,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至2027年,全区所有重点旅游区均推出植入文旅IP的沉浸式体验产品。(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游局、区文旅集团)

  5.创新推出“青春市集”文旅市集品牌。提升文化旅游风情街夜市、丰惠老街市集、下管山货集市等文旅市集品牌,深挖“舜会百官”“东山雅聚”“白马春晖”等三次名人大聚会文化内涵,策划组织“今在上虞”系列青春文人雅集,到2027 年,累计组织主题性文化雅集活动50场,争取培育1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游局、区文旅集团)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全区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工作专班,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区文广旅游局的统筹谋划、行业管理作用,曹娥江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招大做强、核心引领平台作用,文旅集团的实体运作、承载支撑作用,乡镇(街道)的协同开发、属地主体作用,强化合力,高效协作,共同构建文旅融合一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二)强化创新驱动。顺应文旅消费和发展阶段的变化,推进经营模式和业态创新,建设一批未来系列文旅融合产品。推进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有利于专业化运营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上虞文化和旅游领军人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工程,加快引进紧缺型、高端型、复合型人才,形成薪火相传、新秀辈出的良好环境。

  (三)强化服务监管。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不断优化《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创新文旅项目供地模式,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优先安排文旅重大项目用地。提升文旅市场管理队伍能力素质,深入推进文旅新业态监管,坚守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底线、坚定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